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东西越来越贵,但工资没怎么涨。昨天我刷到一个消息,整个人直接愣住了。特朗普突然宣布,从8月18日开始,对400多种钢铁、铝制品加征50%的关税。你听清楚了吗,不是25%,是50%。而且这还不是单独某个品类,连梯子、汽车零件这些我们日常用的东西都被算进去了。
本来这些产品的关税在2018年就已经从10%被提高到25%,今年6月才刚刚拉到50%。现在又把更多品类一起打包进去。这操作幅度,完全是朝着用力过猛的方向去了。
更狠的是,他还加了个新规,叫北美熔铸。意思就是,要想免税,你的产品关键步骤必须在北美完成。这直接摆明了要逼企业把工厂搬回美国。说白了,特朗普这波不仅是加税,更是给企业下套。
我去查了下受影响的清单,差不多有407种产品。里面不光是工业零件,还有电缆桥架、推土机刀片、金属梯子、汽车活塞,五花八门,像一份超市购物单。结果一出来,美国本土的钢铁厂股票直接往上涨,而那些靠进口零件的汽车厂股价立刻掉下来(数据来源:路透社 2025年8月17日报道)。
问题是,这事儿可不仅仅是美国国内的博弈。加拿大和墨西哥第一时间就不干了。按照《美墨加协定》的逻辑,他们本该享受零关税,但现在新规要求必须用北美钢铁,等于把他们大部分产品踢出局。墨西哥经济部直接表态,说会和美国交涉(数据来源:墨西哥经济部官网 2025年8月17日)。
欧盟更直接,指责美国破坏规则,还威胁要对美国威士忌和摩托车加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还算了一笔账:照这个关税执行,在美国卖的欧洲车至少要涨8%(数据来源: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5年8月17日)。
亚洲这边,中国、韩国、日本都在抗议。只有越南这些东南亚国家没吭声,我猜他们可能在盘算怎么转口,把货绕一绕再进美国市场。以前钢铁转口贸易就有过类似操作,这次很可能又会重复。
但我觉得关键点不在这些外交动作,而是在美国国内政治。明年美国要大选,特朗普很清楚,铁锈地带的票仓得拉住。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密歇根,这些州有大批钢铁工人。2016年他靠这个群体翻盘过一次,现在又拿加税当筹码,简直是老套路重演。
这事真能让工人们长期受益吗。我查了下数据,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加钢铝关税的时候,美国钢铁业确实短期多了大约1万个就业岗位,但汽车行业因为零件成本上升,直接减少了7万个岗位(数据来源:美国汽车研究中心 2019报告)。这笔账怎么算,其实挺明白的。
短期看,价格一定会上去。钢铁和铝价一旦上涨,汽车、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统统跟着涨。到买单的就是老百姓。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我去年家里装修买了一个铝合金梯子,300美元。这次加完税,估计得涨到450美元。梯子这种小东西都涨成这样,更别提汽车、房子这些大件了。
有人可能会说,那就把工厂搬回美国,自己造,不就不用交税了吗。听起来简单,但真搬回去呢?美国工人工资那么高,加上环保、管理、保险这些成本,最后做出来的产品不仅更贵,还未必有人买。就算买,也只能靠美国本土市场,根本没法和亚洲的制造业竞争。
所以我觉得这政策看着是保护工人,实际上有点饮鸩止渴。特朗普是用它来换选票的,可真正要承担后果的是美国普通消费者和企业。
而且这还不只是美国内部的事。你今天对别人加税,别人明天就对你加税。2018年美国加钢铝关税的时候,中国、欧盟都反击过,全球一圈互加,最后谁也没落着好。201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直接从3.4%掉到0.9%,几乎停滞(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 2020年报告)。
这次再来一遍,全世界都得跟着受影响。美国人要多花钱买车,欧洲车企利润缩水,亚洲钢厂接单减少,全球产业链都得跟着抖一遍。你说这算不算拆东墙补西墙。
我自己最担心的就是通胀。美国的物价已经够高了,现在再推一波,可能直接压到中产家庭的生活。更麻烦的是,一旦经济增速被拖慢,企业可能先裁员,再缩减投资。最后受伤的还是普通人。
讲到底,我能理解美国工人的焦虑。传统制造业这些年掉得太快,换谁心里都不舒服。但问题真不是靠加税能解决的。更靠谱的办法,是给工人培训机会,让他们转型。就像当年马车工人去学开汽车,这是个过渡。你非要守着老行业,最后可能把自己困死。
现在看,这一招确实能让特朗普在铁锈地带拿到选票,算是一笔短期买卖。但等选举一过,留下的是更贵的商品、更紧张的贸易关系,还有一堆被加税的反击清单。
我就纳闷,到最后买梯子要多掏150美元的,是特朗普吗?不是。买车要多付几千美元的,是特朗普吗?也不是。那到底是谁在为这出戏埋单呢?#夏季图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