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人在烟雾中开展搜救,将现场情况实时向指挥部进行图传。 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近日,“应急使命·2025”演习之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专题演习在深圳市龙岗区京基智慧科园震撼上演,由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带来的一系列“黑科技”,在破解高层建筑火灾疏散救生、登高作业、阻截控火、供水供液、现场通信等五大核心难题中大显身手,再次擦亮深圳“科技之都”的招牌。
只见119指挥中心接警员一声令下,快速定位报警人,“一键式”调派救援力量。现场指挥部的大屏上,系统快速调取建筑人口热力图。城市巡防无人机群飞抵现场高空侦察,城市天眼通过建筑周边监控查看情况。建筑信息、水源信息、交通路径规划等作战信息通过智能接处警系统传至各级消防指战员作战终端。
在演习现场,多旋翼消防无人机编队成为“救援急先锋”。侦察无人机实时构建三维火场态势图。多架大型灭火无人机悬停百米高空,喷射压缩空气泡沫控制火势。破玻无人机精准发射破玻弹击碎幕墙玻璃,开辟排烟通道。载重无人机则突破封锁,将呼吸器、急救包精准投送至受困者手中。地空一体的“无人作战集群”极大延伸了救援触角,大大降低了作战人员的风险。
面对高温、浓烟封锁的危险区域,消防机器人成为突击力量。灭火防爆机器人率先突入,持续喷射高强度射流压制火势,开辟道路;排烟机器人、水驱动排烟机与建筑内防排烟系统协同作业,不断改善火场环境;侦察机器人开启热成像与气体检测设备,为后续内攻人员开辟进攻通道。
“高温烟气通过电缆井管道迅速向上蔓延,并引燃25楼装修材料,火势进一步扩大!”内攻消防队员接报后,快速灌注泡沫对着火层电缆桥架灭火降温,并利用阻火包、防火泥等新型材料对着火层的上下楼层电缆桥架实施封堵,多重阻断、防止复燃,有效阻止了火势通过竖井蔓延。此外,消防救援人员还利用101米登高平台消防车、避难层、直升机等救援装备设施开辟多条救援通道将被困人员救出。
由于超高层建筑垂直跨度大、内部通信环境复杂,现场救援力量使用系留无人机搭建空中基站,确保楼宇“信号满格”,智能装备战力不减。而救援人员使用单兵外骨骼搭配爬楼运输机器人,则解决了人力登高运送装备器材效率低、体能消耗大的难题,确保了装备物资送得上、运得多。